又分散四路,一在三房山的洞房山,日间燃烽,晚上举火;一上填房山,把盘踞其中的一群悍匪“青蚂蚁”全赶到山下;一到了私房山,到了山上的老林寺,迫寺中僧侣全不许念经,而找了一群野孩子来唱了一整天的莲花落。
这一来,更似人多势众,分别在甜山附近约三座山头同时出现。
他们这样做,完全是因为天衣居士的吩咐:
“在还没有弄清楚敌方虚实以前,最好做一些出其不意,虚张声势,故意示弱,颠倒无常的事,来扰乱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就像要知道这口井和这潭水到底有多深,不妨投一颗石子进去一样。”
“嗖”的一颗石子,在云天里疾闪而落,“咚”的一声,落入湖里。
这是未冬,只是近秋。那原本波平如镜的湖水,像风吹草原般地起了摺痕,渐渐扩大,漫漫地漾了开去。
赵画四觉得他成功了。
他成功地为这秋天点了晴了。
这秋他守在甜山。甜山的枫叶很红,芦苇很白,稻穗很金,枯叶很黄。这时暮燕归巢,残阳如血。但那只是静的。人是人,物是物,物我只相忘,末交融。
如何能表达出“感时花溅泪”或是“青山犹哭声”呢?如何把人的泣欢化作物之写照,怎样将物的形来传人之神呢?
赵画四一向用他的画笔,在纸上画他的无尽天地。落笔越少,意越无尽。画最难画的是不画之处,这最见功力,一如武学,没有招式的绝招,才显功夫。
于是赵画四便以一颗石子,一石惊破水中天,把这秋色连波波映斜阳的景色,和人交融一道;涟漪中倒映水边的他,也化作千万无算,溶溶漾漾地荡了开去……
对这幅画,赵画四觉得踌躇满志。
他觉得自己这一悟,写画境界必又更进一层。
他心中正喜,突然回首。
这回首的一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