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看法。
救朝鲜的,必定是朝鲜自己。这样的拯救,才是真正的拯救,才有意义。别人的拯救,只不过能救得一时。反而有可能会加深这个民族的腐烂。
但对于另外的“暴行”,杨逸之就不知道原因了。那并不能全都用“第三人”来解释。
如果连自己都不能说服,又如何说服别人相信?杨逸之暗中叹了口气,缓缓点了点头。
杨继盛大怒,猛然站了起来:“老夫这就去找他算帐!”
昙宏大师慌忙站起来,将他按下:“杨大人且请坐。杨大人此去,难道能劝说得了他吗?”
杨继盛斩钉截铁道:“大不了他拿尚方宝剑将我斩了,老夫以身殉国便是!”
昙宏大师笑了笑,道:“那也不见得。咱们求公主前来,并不是想让老大人殉国的。而是有一条妙计,想求老大人许可。”
杨继盛怔了怔,道:“求我许可?此话怎讲?”
昙宏大师道:“老大人请想,卓王孙手握尚方宝剑,这座城又是按照华音阁所造,每个人在城中都被限制。若是公开反对他,不但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很容易被他剿灭,于事无补。最佳计策,就是不触怒于他,同时又能够剿灭日寇,救朝鲜国民于水火之中。”
杨继盛道:“如果能够这样,自然最好。但世事哪能这般如意呢?”
昙宏大师笑了:“所以需要老大人的恩准啊!老大人不知,明朝的援军,其实并不止一拨,还有一拨,跟随着公主来到朝鲜。这一拨人马大约有五万人,驻扎在离平壤城两百里的白山脚下。”
公主笑道:“父皇命我领兵交给卓王孙。但我早就料到他必然靠不住,所以先不交给他。”
昙宏大师点头道:“公主此举极为巧妙。如此我们就有了兵力,只需有位优秀的将领,率领他们埋伏在灵山城不远处,我仍按照卓王孙的命令,与王储临海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