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妃暄秀目闪过讶异神色,旋又回复平静,轻柔地道:"徐兄果然是具有大智慧的人,难怪可掌握〈长生诀〉的窍要,又破解开和氏璧深埋千古的秘密。徐兄刚才的问题,只在不明白本身的真识真性,本来具足的至道。徐兄想听另一个故事吗?"
徐子陵苦笑道:"我现在根本没有听故事的心情,不过小姐的故事实在太动听了,使我也变得难以自拔,只好身不由主的洗耳恭听。"
师妃暄移开目光,重投在下方的流水中。瞧着一艘小舟,载着男女老幼一家大小,在夕照的彩霞下逐渐远去。
徐子陵亦循她目光观望,波动的心情缓缓平复。
身后原是频繁的交通人流渐趋稀疏,喧哗稍减。
天津桥乃游人到洛阳必访之地,故两人并肩凭栏,乃常见不过的事情,不会惹人注目。
徐子陵此时才想到师妃暄今日方见过自己,现在又忽现仙踪,其中必有自己不明白的深意。
师妃暄的声音传入耳内道:"有位道家的仙长,开炉练丹,万事俱备,独欠一个守炉的道僮。"
徐子陵讶道:"我还以为小姐说的会是另一个佛门的故事。"
师妃暄微笑道:"佛门道家有什么分别?正如你和我,都只是人吧了!"
徐子陵不解道:"人是每个都不同的,否则为何你叫师妃暄,而我则唤徐子陵?"
师妃暄从容不迫的答道:"即心即佛,也非心非佛。既不是心,不是佛,也非是物。
人就是人,自我只是障翳和阻碍,所以才会吃饭不知吃饭哩!"
徐子陵直至今天才是初次接触禅道高人,无论了空又或师妃暄的说话,表面虽浅白易明,但内中总深藏令人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