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看看这些学生到底“悟姓”怎么样。
一份一份的卷子判下来,梁老头很失望,拿那一篇《水调歌头?荷》的宋词来说,学生的评价都是无非是从文笔入手,偶尔点出几个荷的精神的也是不痛不痒的,没有一个能理解自己的寓意。
至于用七律来写岭南大学的题目,能写出工整律诗的就没几个,偶尔有几个写的还算凑合的,也都是在描写学校风景什么的,实在空洞无物。
梁老头叹了口气,大一新生能有什么亮眼的思想呢,对他们来说,能及格就是最好的。
扶了扶脸上的老花镜,梁老头一张一张的看着,直到其中某一张卷子,让梁老头眼前一亮,这个家伙居然用骈体文评价了骈体文,用《水调歌头?品荷》评价了自己写的《水调歌头?荷》。
好家伙,够狂!我喜欢!
梁老头认为,文人应该有风骨,有傲骨,应该恃才放旷,睥睨世间!
继续看下去,梁老头眼睛亮了,本以为只是字句工整而已,没想到文采居然也这么好,而且内容充实,虽然笔法仍有生涩之意,但是能在两个小时内分别写出七律、宋词、古风和一篇短篇骈体文已经能算是鬼才了。
在这个时代,有这样国学功底的人真是难为可贵了。
不过惊喜还在后面,如果说刚开始梁老头只是赞叹这学生的文学功底,生出了爱才之心,那么接下来,这些诗词字里行间表述的思想,却让梁老头激动的当场站了起来。
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大一新生写出来的东西,尤其是那篇鉴赏建安风骨的古风,借建安风骨影射现代文人的堕落和品格丧失,简直让梁老头拍案叫绝。
知音!知音啊!
梁老头多年失意,看到一个思想完全认同自己的心生后辈,他怎么能不激动,他这些年最担心的就是在他们这群老家伙入土之后,国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逐渐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