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沉丹田,忽然飘坠下地。正好立足在原处,分寸不差。
他这一显露身手,不论是上跃飞行或下坠,自然有一种舒缓不迫的风度,令人看了十分舒服,同时也快到极点。
使得邓小龙也禁不住在心中大大喝一声彩,眼光中露出欣慰羡慕之色。认为这位师弟的轻功,该是并世无二的功力火候。
老和尚努力睁大迷蒙的眼睛,居然瞧见钟荃如龙般矫健的身手。
“檀樾果然是秋月师兄所说的那位。”老和尚道,声音仍像开始时那般冷漠。“可是两位却迟了一步……”
‘嘎?来迟一步?”
钟荃接口叫将起来,心中甚是骇异。
老和尚缓缓看他们一眼,疲弱地道:“两位何必着急。”
两人闻言,登时又化惊疑为欣喜,静等老和尚说下去。
“浮屠不三宿桑下,便是避免有情,一株野生的桑树,尚且如此,两位何必执着。”老和尚哺哺说着。
却把两个人又骇得心头鹿撞,莫明其妙。
老和尚徐徐再望他们一眼,道:“两位想是明白了?”
钟荃自幼受诸位高僧大师董陶,如何会不明白,只是似明非明,禁不住抗声道:“佛说烦恼即菩提,三兽渡河,各有因缘,大师太拘泥了。”
虚本老和尚微微一震,注意地瞧钟荃一眼,哺哺道:“老袖大拘泥么?啊,你说得不错,各有因缘,各有因缘……”
他转眸瞧瞧两道院门,又道:“那里面已有八位以苦行功满而圆寂的师弟,他们选择苦行一途,缘法早具,老袖却因之而动心者经旬。呵呵,檀樾说得好,各有因缘……”
钟荃明白老和尚言中之意,乃指跨院中有八个和尚圆寂,大概是给饿死的,不觉一阵惊然。
邓小龙不明就里,却心急那柄玄武剑(五易剑)的下落,朗声问道:“敢问大师,那柄剑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