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掣而至,转眼工夫,便到了亭前,双双滚鞍下马,竟然是两名黑衣壮汉。
大师兄的迫不及待的道:-情况如何?-
壮汉之一躬身道:-禀掌门……——
别称我掌门,还未至其时-
壮汉脸一红,讪讪地改了称呼道:-禀大师伯,快到了……——快到了吗?——
是的,对方行动极慢,想不到一个残废人……——少说话,对方究竟到了那里?——
五里之外!——
好,你俩先回城憩息去吧!——
是!-
两壮汉重新上马,疾奔而去。
斜日余晖,把-解元亭-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官道上,五条人影,在投影中幌动,旁边的小食棚,已准备收摊,行人也逐渐地寥落,老半天不见一人。
一条人影,自官道尽头出现,走路的姿态十分特别,像是在摇幌而行。
那被称做大师兄的年长武士,声调有些激动的道:-他终于来了!-另四名武士,脸上也起了变化,紧张之中带着焦虑。
人影慢慢移近,可以清楚的分辨出是一个跛了一足的蒙面书生。
年长的武士满面坚毅果敢之色,沉重地发话道:-四位师弟听着,你们只旁观,不许出手,如我不幸,这重振门风的重担便在你们肩上-年纪最小的栗声道:-大师兄,这只是印证武学,并非寻仇拚杀,胜负何碍?——小师弟,你说的是,但我今天此举是为了名啊!武士是为名而活的……——可是大师兄可曾想到曾败在您剑下的武当,峨嵋高手,他们又何尝有此想法?——小师弟,那情况不同……-
蒙面书生,终于来到亭前,目不斜视,充份地表现出冷漠与神秘。
年长的武士凝重地扫了四位师弟一眼,然后弹身出亭,在道旁一拱手,道:-朋友请留步!-蒙面书生止住脚步,平凡但清澈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