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四十年后他还活没活着都不好说。”
“所以相对而言,廖文觉的死与何睿遇害案有关的可能『性』最大。但你们仔细想过‘为什么’没有?”
谷研东耸肩:“共同作案后害死同伙的事儿,并不罕见,原因很多,有的是为了独吞赃款赃物,有的是作案后闹了矛盾,不一而足。”
“对,”袁友冲说:“共同的罪恶,很多时候不仅无法维持所谓的盟友关系,反而会成为一根扎在他们心中的刺,成为一枚定时zhà dàn。简单来说,没人乐意自己有重要把柄握在对方手上,哪怕是相互的,也不乐意。”
谷研东补充:“当然,背上命案,有时也会让对方产生‘认同感’,个别犯罪团伙甚至以此作为‘投名状’,就是这个原因。”
周倩欣接话:“扯远了,说回来。两人甚至多人共同犯罪,犯的还是杀人、碎尸、吃肉的大罪,一方面,尤其初期,确实能稳固所谓的联盟,大家都投鼠忌器,谁也不敢出卖对方。”
“但回过神,冷静下来,可能又会担心有同伙受不住压力而自首,亦或者因为别的原因而出卖自己。”袁友冲又说:“一旦这么想了,盟友的关系便岌岌可危,要相互间再起龃龉,这枚zhà dàn,便可能引爆,促使他们作案。”
“是的,”荣士铭总结:“这就是‘为什么’。所以,只要大前提,也就是廖文觉犯罪事实明确,犯罪动机确定,那么,案情的脉络就相当清晰了。”
“按照这个思路,咱们自然该好好查查廖文觉,而他已经遇害,那调查他则只能从他的三个‘盟友’着手。借此,确定整装案子的大前提,再顺藤『摸』瓜,按部就班的将本案侦破。”
几人就这般,你一眼我一语的,确定好了天亮后的工作重点,顺带着,袁友冲干脆和他们分析起来,该分别派调查组内的谁,去执行哪一项具体任务。刑与凶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