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首。除庞士元于吐火罗,余者今日俱在此。我说…”
山长举起手掌,制止道:“子玉,今日会,你不许开口!”他知道他最得意的弟子身有着什么样的压力!他当日书前委托子玉善后。而如今的结果是诸位君子同死。不必再把子玉搭进去了。
乔如松时年三十五岁,他性情厚道,人品好。但此刻,老实人都有怒气。谁可以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师长、友人去死?道:“山长,我来说。民不畏死,何以死俱之。我明日便书痛骂当今天子!”
老实人发怒!他彻底的愤怒了!
如此气氛,卫阳卫神童亦无法自抑。按说,以他的身份,同样是不合适开口的。他是卫大学士的亲孙子。但此刻,他更愿意将自己当做闻道书院的一份子。当年七子争锋,他也在场!
卫阳动感情的道:“山长,叶先生,大师兄,书院虽然毁掉,但它还在我们心。书院一系,承两程,下接朱子。元皓不才,亦不辞官,愿继承山长遗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当今的学术流派,主要可分为理学、王学。而闻道书院一系便是理学。但其包含、吸收了一些王学的思想。山长并非腐儒!公孙师兄的学术成,便在于此。
他结合贾环和他聊天的一些思想、观点,糅合两家之长,走出自己的道路。然而,他的学术之路,止于此,止于雍治二十一年!
张安博宽厚的一笑,道:“元皓志气可嘉。诸君同饮!”与众人共饮一杯酒后,再道:“子曰:取乎其,得乎其;取乎其,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立志当立!元皓之言,我并没有作到啊!然,先贤所训,我等身体力行而向之!诸君子都有所言,我亦当直白。我最爱屈子离骚。当以此篇而言: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易俊杰、纪澄两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