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中的群臣心中感慨,赢的了不少同情分晋王阵营中可怜的炮灰!当然,仅仅是感慨,没有人会在此时为高尚书求情。
不要把大家都当傻子。也不要把天子当傻子。
雍治天子理都没理跪着的兵部尚书,问身前的何朔,“何卿?”
何朔行礼,给出解决方案,朗声道:“陛下春秋鼎盛,臣以为高国对此议大谬,不足为取。陛下念其多年勤于王事,一时糊涂,可准其致仕。”高国对公开为晋王摇旗呐喊固然有罪,但罪不至死。
何大学士为人还是很公允的。虽然,他内心中极其的讨厌两王夺嫡之争。争来争去,令国家空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他得天子信重,执政五到十年便足矣。但凡长期独揽权柄者,基本都没好下场。他不想落得这样的结局。以天子的年纪,太子之争,与他无关。
雍治天子的杀心还是比较重的。高国对犯了他的忌讳。当即,微微蹙眉。不过,何朔的意见,他需要考虑。
武英殿中便沉默下来。
…
一场廷议,本来议论大学士人选,谁也没想到话题转到太子的人选上。晋王参与朝政,这不就是太子么?国朝虽然不像明朝那样将皇子,宗亲当猪养。但皇子们亦没有开府治事的权限。只有太子需要学习治国理政。
当下雍治天子沉默,思考,朝臣们便等待着天子的决定。
刑部尚书华墨,却突然意识到,他的机会来了。天下大事,悉决于圣天子!指定谁为武英殿大学士,何朔的意见很重要,但决定权在天子手中。
华墨心中一动,出列,上前,向御座上沉思着的雍治天子说道:“臣以为高国对居心叵测,可追夺出身以来的文字。陛下春秋鼎盛,便是太子之为空悬一段时间又何妨?”
追夺出身以来的文字,对官员而言,是比较重的一种惩罚。换言之,就是踢出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