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易变。
说直白点儿,第一是氛围不太搭,但这个确实比较难为人家【琴剑】,他们做的时候都没办法看到短片,只能根据文字的描述自己去脑补,在几次交付的过程中得到的反馈也是诸如【第二段开头,希望可以再温情一些。想像一下主角见到了故人,亲人的那种温情……能不能让人有那种眼泪含着又不会掉下来的感觉?】
或者【从第3分钟开始,是否可以增加一些悬疑色彩……】以及【能不能增加一点儿……嗯,张力!】
青鱼网络这群员工,在两位老板的带领下,都是比较难缠的那种甲方。青鱼网络在钱上向来爽快,对于品质要求是成反比的斤斤计较。
“真的不能先看片儿再谱曲吗……”他们工作室的对接人都快愁哭了。
“真没办法……只能提供文字描述,场景,人物形象。”饶斌沟通的时候也只能这么回答。
中间做了有五版,要不是时间实在是太紧迫,肯定是两位数以上的版本。
甲方就是可以这么为所欲为。
即使如此,这首《荡舟行》仍然尽可能去做了,只能说不够完美……也是叶沉溪的要求有些苛刻。
第二是他觉得有些过于卖弄专业了,不够接地气。
“你还记得我们最开始是怎么说的吗?”叶沉溪问饶斌。
“您是说……符合大众审美?”饶斌懂了叶沉溪说的意思。
有些古典的东西,我们自己的年轻人都没法接受,怎么可能去奢求老外喜欢?
像这曲子中间一段琵琶独奏,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感觉是有了,有点儿古曲《十面埋伏》的味道,反而让叶沉溪都有些头皮发麻。
退一万步讲e3上那群人可能会觉得新奇,有趣,别出心裁,但在他们的世界里不会流行,不会在社交软件上说我听了一首子,真好听。然后分享给朋友,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