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点头,这一点,他是有心理准备的。学派之间,本有不同观点,陈子十三篇横空出世,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不但新颖,而且和其他学派的观点,也不遑多让。
可问题在于,读这书的人,自然会有其好恶,有人喜欢,自然会有人厌恶,认为过于惊世骇俗。
晏先生轻轻摇头。
“那么,最重,此书的裁决,终究还是在新的衍圣公,也即是怀义公子身。倘若此时,怀义公子抨击此书,这麻烦了。一旦抨击,则代表了衍圣公府的态度,其他各个学派的学公,也定会和衍圣公同气连枝,殿下能够辅政,是因为殿下章进了天榜的缘故,而一旦,衍圣公认为此书离经叛道,意义全然不同,而今,衍圣公故去,天下读书人,无不怀念衍圣公,对怀义公子,也大为期待,他对此书做出任何裁决,影响都将极大。”
“何况,太皇太后一定不会放过这一次机会。”晏先生看着陈凯之,目光里满是担忧,旋即便凝神的说道:“她一定会借此机会,派遣人去奔丧的名义,说动怀义公子,一旦二人里应外合,殿下的辅政,不但可能不保,而且极有可能,会露出巨大的破绽,给了太皇太后,一个反戈一击的机会。”
晏先生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
现在这个时候很关键,若是太皇太后有意要整治陈凯之,那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显然是借怀义公子之手来对付他。
陈凯之并不愚蠢,他很清楚,一旦被裁决为离经叛道,那么,这陈子十三篇,便成了蛊惑人心、妖言惑众了,甚至,若是将其列为**,陈凯之便成了众矢之的。
“所以,决不可让怀义公子下这个学旨?”陈凯之淡淡道,他面显得极冷酷。
“是。”晏先生叹了口气,随即道:“老夫在曲阜,颇有一些故旧,也是先圣公的授业恩师,此番,老夫想去曲阜一趟,为殿下奔走,无论如何,也要面见怀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