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倭人派了百济人,想要和我们议和,只要北燕放弃乐浪,便可相安无事,乐浪,毕竟是苦寒之地,臣以为,倭人这实属狮子大开口,只不过,谈一谈,也没什么不可。”
少年天子眯着眼,此时他想起了方先生对他说的话,他的宏图,是自东边的倭寇开始,若是议和,且不说有辱祖先,更可能遭受六国的唾弃。
“济北三府,还未有奏报传来吗?”
不知怎的,起大臣们,这少年天子竟更关心济北三府的事,似乎捷报不传来,他便放心不下。
“只怕很快有捷报了,陛下倒不必将此放在心。”说话的乃是燕九龄。
少年天子只颔首,他用手磕了磕案牍。
“倒是听说,洛阳传来了消息。”燕国国相赵茹说道。
少年天子却是皱眉,冷笑道:“这些,朕已知道,陈国历来都喜虚张声势,他们绝不敢贸然扩大事态的。”
对陈国,少年天子倒是颇有信心的,若真是双方开战,大燕倒是一点都不畏惧。
正在这时,外头传来匆匆的脚步声,少年天子皱眉,便见一个宦官快步进来。
这宦官拜倒,战战兢兢地道:“禀报陛下,济北王急奏,急奏……”
“捷报传来了?”少年天子眉毛一挑,却一点都不高兴。
其实说是捷报,可对天子而言,一点大捷的意思都没有。
原本北燕军吃了亏,无声无息的被人夺了城塞,现在让数万大军去踏平这些陈军的数百人马,称得什么大捷呢?
可他还是打起了精神,无论如何,南边总算是稳定了下来。
只是,这宦官却没有一分半点报喜的样子,而是诚惶诚恐,小心翼翼地将奏报送到了天子案头。
这殿的其他几个老臣,虽都是面无表情,心里倒是颇有几分期待,这一仗,是杀鸡用牛刀,可想到这些来犯的陈军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