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
自己这样年纪有此官职,将来算混资历下来,七八年之后,那也该是个侍读了,运气好点,还能捞一个侍读学士。
这无疑是火箭一般的蹿升啊,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谓是可遇不可求的!
至于那些观政的人,是最惨的,先是分去各部实习一年,有的留在京师,多半也在各部职事,如自己师兄当初那样,这还算是运气好的,运气再差一些,更惨了,直接丢到地方州县去,从主簿或是县丞做起,混个知县,这叫祖坟冒青烟。
现在看来,大家都是刚刚成为进士,还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可到了十年之后,彼此的地位悬殊了,那时候,陈凯之可能已经在翰林成为了学士,也可能在部堂里任一个侍郎,至少,那也该是主事,算是踏入了高级大臣的门槛。
而其他人,运气好一些的,也不过是个知府而已,甚至如当年的朱县令那样,一直都在县令任打转,永远看不到希望。
那礼部的职事说到这里,竟顿了顿,朝陈凯之道:“可是陈修撰?”
陈凯之不明所以地道:“正是。”
职事道:“陈修撰,汝既已经承了这里的旨意,可速去武院,那里有你的敕命。”
“还有?”陈凯之咋舌,忙道:“是。”
说罢,他便匆匆起身,心里却叹了口气,原本以为,武状元那该是一加一等于二,也是说,直接给一个高一点的官职,谁晓得,朝廷却是直接给自己一加一。
陈凯之匆匆地赶往武院,果然在这里,竟有兵部的职事在此焦灼等候。
一见陈凯之到了,这兵部职事终于松了口气,便忙道:“陈凯之,速来,与诸生一道接旨。”
陈凯之顾不众人的目光,立马和众人一道听旨。
此人便道:“圣谕,曰:新岁今科,诸生脱颖而出,乃国家栋梁也,今朕承天命,下顺民心,克继大统,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