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很看好司徒浩,有这份保障,司徒浩自然是水涨船高。
扬州自古出名士,或许九州之中,扬州的兵马战力排在倒数第一,但是抡起文风,却是连帝京所在之云州也不能比,所以司徒浩帐下可是有一批可用的谋臣幕宾。
而这些谋臣幕宾之中,又以唐,王,谢三家的旁支子弟为主,可以说五大亲王中,司徒浩帐下的文官最多,而最为司徒浩倚重的却是双谢一唐一王。
谢安邦,谢定国,唐一鸣,王承训,双谢年纪三旬出头,却是少年成名,在官场沉浮数年,后辞官隐居扬州,潜心学识,开办一不大的学院,百里书院,人如其名,文可安邦,武可定国,两人心有沟壑,同时也是地灵级高手,可以说是扬州鼎鼎大名的文士代表。
唐一鸣年纪较老,跟双谢少年成名不同,唐一鸣三十岁前一事无成,酷爱赌场,一曰不赌不欢,最后老婆被他赌输,当他的面自尽,唐一鸣从那之后,十年闭门不出,十年后,却应了那句话,十年不鸣,一鸣则已,一出门,就搞出让扬州震动的官场地震,喜欢剑走偏锋,赌姓十足,眼光狠辣。
最后的一王,却是来自王家,年纪最轻,二十五六,跟司徒浩相当,却是扬州学院五年前的文魁首,虽年少,却最多谋,人称青狐。
四人先后入座,司徒浩直接将信札交给了四人传阅,待四人快速的扫了一眼,司徒浩直接起身,抱拳,道:“九弟隐藏的好深,居然敢发动夺龙之战,没想却还让他成功了,如今九弟登上皇位已不可改,我该如何去做,还望几位大才教我!”
双谢唐王四人却是端着茶杯,默然不语,良久,唐一鸣率先放下手中的茶盏,声音阴沉的道:“无非两条路可选,一是束手待毙,一是拥兵自重,想要走哪一条路,却要亲王自选了,我等却是做不得主!”
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他也知道就这两条路可走,他是想问具体该如何走,不过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