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飞的镇西军之前是何等的恭敬,虽然战力惊人,可谓冠绝大明。但是却是一直无比听从于朝廷调遣,哪怕是对上野蛮而且残暴的东奴,这些镇西军也是从来不曾后退一步!而且这些镇西军对于朝廷的要求还是极为的少,不象其他的官军一打仗,就得索要开拨银双倍粮饷。
镇西军从来都是圣旨一到,立即开拨。对朝廷的旨意,从来都是毫不打任何折扣的予以完成。但是这个杨嗣昌!崇祯暗暗磨了磨牙,估计这会儿杨嗣昌若是就在此地,崇祯都有生吃了他的欲望。杨嗣昌数次故意为难卢象升,不断的调走卢象升的大军,有何居心崇祯岂能不知道?但是崇祯却是没有想到易飞对于卢象升的态度是如此的敏感!若是早知道易飞曾三番五次上书欲领军救援卢象升,崇祯也许就会明白卢象升的重要性。
但是事情没有如果,尤其是事后,崇祯竟然得知杨嗣昌竟然如此大胆,擅自押下了易飞数道奏章,只是一心置卢象升于死地之后。崇祯也是开始对杨嗣昌开始转变了态度,但是为了剿匪大计,他也是只能强忍着拿下杨嗣昌的欲望,默认了他这种简直可以直接灭门抄家的大罪。但是却是不想,已经与易飞在无意中种下了巨大的裂痕!
到易飞愤而抗旨直接率领镇西军回山西,崇祯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虽然也是几番补救,但是却是忽略了杨嗣昌这个可谓罪魁祸首,些许对卢象升的补偿,根本无法让易飞满意。虽然明知道易飞十分不满,但是崇祯也是从来没有想过易飞会反叛的可能性。
直到易飞突然出兵塞外,更是大破蒙古人于漠西,崇祯这才明白,双方已经在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易飞出兵宣府大同太原等地的行动,更是已经明白无误的表明了他的态度,那就是与大明已经完全的再无丝毫纽带。
易飞一步步的脱离大明,崇祯也是一直看在眼中,期中更有数次机会可以弥补回双方的关系,但是有杨嗣昌的存在,也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