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严重吗?”
郑言庆沉思许久,猛然起身,“马三宝,你去我书楼里,将北面书架上从上而下第三层,有一个木头匣子拿来。”
马三宝在外面应了一声,就跑去书楼。
郑言庆笑了笑,“那除了南来郑氏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原因嘛,肯定还有……”
郑为善想了想,苦笑道:“其实你也应该听说过,归昌公和大老爷的政见一直不太吻合。开皇二十年,太子之争时,归昌公要扶持那个人,而大老爷则看好陛下。
结果呢,陛下获得了胜利,大公子在那之后,一路官运亨通。
先皇驾崩时,归昌公意欲与汉王联手,结果……汉王事败,归昌公被削去爵位。
所以一直以来,归昌公对咱们这一房就怀有敌意。只是从前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以至于难以动手。现在大老爷走了,大公子又白身接掌安远堂,归昌公觉得时机成熟。再加上南来郑氏的因素……呵呵,我觉得这后面,未尝不是归昌公推波助澜。”
归昌公,就是现在荥阳郑氏著经堂的族长郑善愿。
郑言庆对这位归昌公了解不是太多,但是从他两次站队错误来看,估计也掀不起太大风浪。不过,他这次借助七房郑士机吞下南来郑氏的契机,试图将六房,也就是郑仁基这一支赶出安远堂,时机把握的倒是非常巧妙。
如果郑仁基不能妥善应对,还真就会很危险。
对于著经堂的这一次有针对姓的行动,想必其他各房,也在思忖着种种利害。
这时候,马三宝将木匣子取来,摆放着郑言庆跟前。
言庆打开匣子,从里面取出一摞图纸,但目光并没有停留在图纸上,而是思索着其他的事情。
“郑叔叔,叔祖如何看待此事?”
郑言庆说的叔祖,是郑为善的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