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意思,已经不言而喻。站在赵禹身后的唐洋已经禁不住流露出些微喜色,频频以目示意赵禹。
赵禹却不为所动,只是轻点着头说道:“世事哪能尽如人意,沈先生为保家业,有这种选择也算是无奈之举。”
见赵禹不肯深谈,沈万三忍不住说道:“商贾虽轻,但却能疏通有无,于牧民守疆都可拾遗补漏,有大裨益。不知少侠以为然否?”
赵禹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只是沈万三再想深谈下去,都被赵禹轻轻岔开话题。
夜色渐深,沈万三终无所获,只得起身告辞离去。
待送走沈万三,唐洋才诧异道:“总旗使,这沈万三分明是想要来谋求我们滁州保护。滁州眼下财政紧迫得很,若能将这大豪商招揽来,益处甚大啊!”
赵禹轻叩桌面沉吟道:“终究还是时机不对,滁州底蕴不深,未必就能留得住这条强龙。沈万三老巢在苏州,若说他与张士诚没有勾连,哪个也不信。而这一次他又以身犯险来相助李黄山,可见此人投机之心甚是活络。若能请他去滁州,我们的确能得一时便利,但却没有法子钳制他。我虽不通商事,但也知市集上须得百家争游才可成市。若太早倚重他,他若诚心助我还倒罢了,否则,一地民生商事皆操于外人之手,太危险!”
唐洋点头沉吟,终究还是不舍得错过这个江南财神,忍不住又说道:“我们也可以先与他保持联系,待到时机成熟再将之招揽过来,这样不行么?”
赵禹笑道:“他今趟来,已经表明是有胆量做奇货可居生意的。天下诸多奇货,总要有所取舍才可做成生意。若想雨露均沾,那就离家破人亡不远了。这个道理,沈万三明白,只是还窥不清天下大势才多方下注。他的家业庞大,已经做不来雪中送炭那孤注一掷的举动,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待我们取下芜湖控制长江水道后,我会许他在滁州暂时立足,把他当作饵,其余闻风而动的商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