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回乡小农民 > 第三八三章无意中的发现

第三八三章无意中的发现(4 / 6)

特别是他小时候,那几乎在这一代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这玩意。

它个头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表皮是红色或者黄色的,很多都被野猪从底下拱出来。而地表则是一簇簇的已经被冻黑了的秧子,因此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本来面目了。

要不是王勇认出了被野猪从地底拱出来来的东西,那光凭借这些已经被拱地乱七八糟的样子的秧子,还真的不能立刻就认出来这是什么玩意。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引起王勇的注意呢?这可是好东西,特别是对于许多城里人来说。

答案很简单,那是番薯,北方人更习惯叫它甘薯,红薯或者地瓜,而本地人则是更加习惯叫它白薯。

因为最初本地种植的甘薯都是专门为了生产淀粉的白皮白瓤的品种,所以大家习惯叫它白薯。之后就慢慢的叫习惯了。对于其他品种的甘薯也一样习惯性的成为白薯了。

当然你非要矫情的说不是也有红色的吗?干吗不叫红薯呢?那本地人一定会不高兴的告诉你还有黄色的呢?那又怎么了?

红色的就叫红瓤白薯!黄瓤的就叫黄瓤白薯,甭管它是什么色的,它就叫白薯怎么啦?

其实也就大家叫习惯了罢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种情况太常见了,主要还是因为华夏国土太过辽阔,以前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人们交流起来可不是现在这么容易。

所以,十里不同音。三里不同俗的情况那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个称呼罢了,虽然叫的名字却好似差别太大了,但是真的太平常了,一点也不必苛求。

也不知道是谁这么奇葩的把白薯种到了这种地方?想了一下。王勇就肯定这不是大人们干的,没有那个大人会费这么大事的把白薯种到山谷里吧?

太费事了,来回都得要翻过一座虽然不高,不陡。但却也不容易翻过去的大山,加上山谷那里也没水,地势也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