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有的着重点在加快发展速度,有的着重点在加快结构升级,但解放思想四字在各地无一例外都表现出一种紧迫感。可以预见,地区之间的竞争在若干年内仍将是华夏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地区分工的深化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曰益增强将加大地区竞争的力度,丰富地区竞争的形式和内容。
另一方面,地区之间的合作成为华夏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另一条主线。这一点,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及其周边省份合作的活跃程度就可以感觉到。泛珠三角经济区居然“泛”出个9+2,相关省区如果没有高度的合作热情是无法解释的。地区之间曰益密切的合作表现出地方官员的施政理姓。临京滨海新区的强势崛起,成渝及江城、星槠伟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启动,必将为今后的地区合作增加热度。
在萧宸看来,华夏的地区竞合是以地区资源禀赋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为基础的。从工业化和城市化两个主要指标看,华夏地区之间的差距甚至大于华夏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总体上看,华夏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完全实现工业化进程可能需要到2021年前后。2005年,东部10省市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东北地区进入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而中部和西部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长三角、珠三角已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环渤海地区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从省级单元看,京城、东方、临京三大直辖市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而西部个别省份刚刚进入工业化初期。城市指标同样表现出巨大的东西部差异。
因此,东、中、西部各有各的烦恼,经济区内部各省的烦恼也各有不同。总的说,中西部地区省份遭遇的是“成长中”的烦恼,东部发达省份面对的是“长成后”的烦恼。中西部更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东部更强调发展的前提是科学发展。不同的烦恼决定了东、中、西部省份之间的经济合作多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