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宦海龙腾 > 第112章 量才施用

第112章 量才施用(3 / 8)

社会心理,大约也不符合常理。

问题只是当分层与差异的形成极不公平,决定分层与差异的机会为少数人垄断,且他们又相互帮衬,骄横自大,对弱者不屑一顾之时,才能解释仇官与仇富心理的滋生蔓延。而由此一来,社会就被分成强势与弱势两大群体了,民意对于强势群体的评价也因此而变得不易捉摸,更不要说不同群体的相互认同。例如,当仇官与仇富心态的社会基础不断扩大之时,凡事涉及到官,便有人会将其与贪字相连,但凡涉及到富,便会联想到道德缺失。无论这种判断在具体事件和场景中是否正确,思维定式一经形成,社会从心理上就已经断裂了。

由此,一件事情的是与非,可能不再受事实本身及法律判断所左右,而在很大程度上要任由民间情绪来判断。只要看看这些年来面对各种社会事件时的民间反应,我们就知道事情已经变得多么的复杂。以至于我们不禁要问,还有办法建立一个基本正常的阶层关系吗?

客观地讲,社会需要治理而有掌权者,社会需要发展而有贫富差距,也因此,仇官与仇富并不能被认为是对社会有益的心态。别的不讲,只说如果一个社会为仇官与仇富所笼罩时,官者与富者对社会进行正常调控的空间将因此变小,而一切社会矛盾也会被政治化,矛头直指强势阶层。这样一来,社会治理的成本可就高了,越来越多的维稳经费与人员,成了社会必须要接受的负担,社会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敏感。可我们却总不能将社会的运作和稳定寄托于越来越多的维稳经费和人员上吧?更不可能隔三岔五地划出一些特殊时空来处处设防吧?可见,仇官与仇富,看起来只是弱者的一种心理特征,但它对强势阶层并不有利,它其实是一种对谁都没有好处的负向博弈与恶的循环。

应该如何去化解这种民间情绪?从历史经验看,大抵不过有两条途径:一是不改变游戏规则,却在一些具体事件上迁就民意,结果,国家的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