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多年来的改革都是围绕着产权进行着,只是程度不同,认识不同和政策不同。”
“您的意思是,其实我们一直在搞产权改革?”女记者颇为惊讶。
“不不不,我说的是‘围绕’,就是说,一直在外面挠痒痒,今天才真正抓到了关键。”萧宸解释道。
女记者点点头:“您的意思是,现在我们终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
萧宸微微沉吟,道:“最后关头还不好说,但确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不过我必须说明一点,产权改革并不是简单的、空泛的、一味的放权,放权并不能使我国国企短期内就能起死回生。我们在进行产权改革的同时必须明确产权改革的真正含义。我国的产权改革还必须和我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切不可照搬照抄。产权制度包括产权界定、产权交易和产权保护等内容,如果产权改革仅注重产权的重新界定而忽略了其他相应的制度建设,那么必然事倍功半,无法达到设想的改革目标。当前进行的国企产权改革就要特别注意避免这种问题,不能一味注重产权界定,在明晰产权的同时要想到如何去保护国有企业,避免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就是说,您认为国有企业的产权的确是不明晰的,需要通过改革来变的明晰起来,是吗萧市长?”女记者问道。
萧宸听到这里,微微笑了起来,摇摇头:“不,跟这些经济学家的意思正好相反,我觉得,事实上国有企业的产权是明晰的,就是国家所有。但是,这种明晰的产权该有一个怎样的具体主体来体现国家对整体国有资产‘所有’这个权力,这还不明晰,以及这种明晰的产权该有一个怎样的制度来对其进行保护,让其在该有效的制度保护下保值、增值也还不明确。同时,国家一直没有理清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之间的关系,因此代理人问题一直是一个致命问题。我认为这些也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