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抗日铁血执法队 > 第八十五章 林师抵晋

第八十五章 林师抵晋(4 / 7)

人,实际担负着平型关方面作战指挥的全责。

孙楚生来瘦弱,身材不高,被同僚戏称为“孙猴子”。他办事麻利,从不拖泥带水,在晋军将领中,比较有战术思想。然而,他在实际指挥上,又常常喜欢翻花样,举措恍惚,有“孙神经”的诨号。

20多年前,孙楚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学习时,与大他4岁的同期同学杨爱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此为莫逆之交。他聪明机警,才思敏捷,遇事颇能谋划;杨爱源则老成稳健,善于利用他人所长。在校期间,孙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寒;杨才智短拙,却手头宽裕。因此,孙在学业上不断地帮助杨,杨则在经济上不时接济孙。任军职后,杨由于是五台人,被阎锡山视为亲信不断擢升,孙是晋南人,沾不上这个光,他只有凭借自己的军事才干,再就是杨的庇荫,虽不能与杨齐头并进,但能够随杨晋升。20多年来,或杨为团、旅、师、军长,孙为营、团、旅、师长;或杨为主官,孙任副职。每逢遇到重大战事,作战计划基本由孙来拟定,最后由杨来拍板定夺。熟悉他们的人,称他们“孙不离杨,杨不离孙,孙杨合璧,相得益彰”。

在第6集团军总部,[***]和孙楚的手握在了一起。从外表上看,这两个人都是那么瘦弱,个头也差不多。不同的是,[***]面孔苍白,略显忧郁;而孙楚脸色红润,显得开朗、从容。当然,[***]由于比孙楚小近20岁,他身上的青春气息是孙楚无法比拟的。

根据第二战区的作战部署和八路军总部拟定的行动计划,第343旅和师读力团只在大营停留一夜,便出发向灵丘以南地区开进,19曰进抵上寨地区休整待命。

部队向前开进后,[***]仍留在大营与孙楚商讨两军的相互配合问题。20曰,似乎已能够听到前方隆隆的炮声,[***]呆不住了,乘孙楚的吉普车,率少数随从人员和电台到前线侦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