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听闻这个神国之门出现的传说后,因为靖难夺位一直让他有心理阴影,朱棣便密令宫廷密探大肆捕杀传言散播者,使得这个传闻被禁绝。
虽然朱棣禁绝了这个秘闻,但民间却仍有极少数知晓这个秘闻者,那个时候,余家的先祖就是其中一位。
只是朱棣知晓这个秘闻后,作为皇帝哪有不心动,自然也希望能够长生不老,作长生大帝,于是命亲卫暗中查访知道这个秘闻还有哪些知晓者就地斩杀之余,同时又派太监郑和出海,其中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寻找那海中的神国之门。
在当时,余家的先祖害怕被锦衣卫暗察到他知晓那些秘闻的秘密,于是就曾跟随着郑和的船队几度出海,后晚年时期将海上的一些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成就鱼龙志,而那个秘闻,也被余家先祖以口述的形式传了下来。
不过余家先祖在那时早于郑和亡故,第二代在宣宗时期,在回归舰队载着病亡的郑和遗体回国以后,私下经多方打听收集,将获知的一些信息资料补录在鱼龙志上。
同时也获知郑和在出海寻找神国之门时,在一次海难事故中逃生后,曾真正获悉过那神国之门出现的大概方位,并将那信息记载在一块玉石上留给亲信之人秘密呈交皇帝。
至于当时那位郑和的亲信有没有将那记载着神国之门秘密的玉石交给皇帝,没有人知道,而余家的第二代先祖也无从打听出任何的消息。
从那之后,历代皇帝实施海禁,余家数代先祖也蛰伏下来,并将鱼龙志与那秘闻传世。
一直到明嘉靖皇帝时期,吏治**,倭寇猖獗,边备松懈,皇帝喜好黄老之术,想修长生,不理朝政。
有人为迎合皇帝喜好,便进献了郑和曾留下的那块玉石信息,皇帝得知神国之门消息暗喜,便命水师以打击倭寇之名出海寻访,
而那时余家第九代先祖正是在水师之中任武职,十分勇武,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