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册立太子一事慢慢落幕,帝国也是重新归于平静,1878年的下半年,帝国没有对外战争,甚至因为中俄签订了条约后,以往持续多年的中俄边境冲突都是暂停了下来。
因此等到1878年后,帝国的6军也是开始趁着这一次机会进行比较大规模的调整,根据西伯利亚战争的经验,6军方面认为尽管帝国拥有庞大的常备兵力,但是预备兵力却是严重不足,帝国6军想要建立更大规模的动员机制,以求在战争爆时,能够在最短时间里扩张军队。
此外,西伯利亚战争还暴露出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在使用大量火炮以及连步枪的情况下,对弹药的消耗度过了6军自身的估计。
西伯利亚战争严格上来说持续了不到三个月,但是这三个月里,6军却是把储存在北方地区的战略弹药储备消耗一空,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时候后方就算有弹药储备,但是受限于后勤运输能力的限制,也无法即使把弹药运送到前线。
对此,6军方面是提出了诸多多个解决办法,一个是加大投入修建战备铁路,尤其是通往贝尔加湖的北方铁路以及通往中亚方向的西北铁路。
此外,云南方向因为宁王国以及英国人的存在,所以压力也不小,为此6军将会推动西南铁路的修建。
除了扶持战备铁路的建设外,6军方面也是准备加大物资储备规模,在靠近边境的边远省份建立战备物资仓库,在一些交通枢纽或者战略大型城市,比如上海、、广州、徐州、天津、湖北、西安、重庆、沈阳等建立大型的战略物资储备基地。
随后对后勤运输体制进行改革,除了后勤部直辖的运输体系外,加强一线部队自身的物资携带能力。
毕竟部队在作战的时候,一个军级部队在出时,所携带的弹药物资,基本上就是直接决定了这个军在未来短时间内的作战时间。部队在西伯利亚战争时期的时候,在战争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