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自然也就包括文科生。
但是这个奖学金是全国范围的,加上又没什么硬性的限制,所以申请的人非常多,虽然说最后得以通过的总人数不少,但是平均到每个学校,每个系下面,人数却是少的可怜。
从这些奖学金的各项限制和现实情况来看,文科生,尤其是想要毕业后就从政的文科生,除非真的特别特别的优秀,做到千百人里第一的地步,要不然的话基本和奖学金是绝缘的。
不过即如此,也抵挡不了国内学子对从政当官的热情!
十余年苦读为的是什么?从千百人里挤上那条独木桥又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够出人头地,而在官本位思想浓厚的帝国里,没有什么比当官是更好的了。
而这也是为什么帝国学子对报考军校以及帝国大学这么热衷的原因,报考军校当了军官,自然也算是踏入了仕途,而报考帝国大学的话,谁都知道帝国大学是帝国年轻优秀官员的储备基地,宫内秘书处这个极为特殊的机构里,其将近三分之一的新秘书都是帝国大学出身。
尽管帝国大学出身的官员普遍年轻,最早进入仕途的现在也没满十年,但是这些人却是不少,而且虽然人年轻,职位也不高,但是很多都是身居低位要职、而且非常重要的是,他们人多,而且年轻。
最近几年里,文官群体内部已经是出现所谓的‘帝大系’,这些人虽然没有明确的派系组织,但是校友的关系却是让他们比普通人之间的联系要更加密切一些,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那就是帝国出身的官员基本都是参加国家雇员考试进来的,开始的时候大多也都是在中央任职,和寻常的地方官员有所不同,这也让他们更加容易抱团,尤其是外放地方的时候,在同一个地方任职的帝大系官员,大多都会相互扶持。
帝大系虽然还没有成长起来,但是以后成为帝国政坛的一股重要力量是非常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