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贫寒出身,但是却考上了秀才,而后见捻军肆虐皖北乡里,他开始筹办团练,并在抵抗捻军中迅速发展扩大,他正式办团练也不过一两年时间,但却是力量迅速膨胀,现在已经掌控凤台周边地区,麾下据传有兵万人之多。
1857年的苗沛霖自然无法和原时空里1860年以后的他相比,至少现在苗沛霖还没有投靠捻军,不过其力量已经足以左右皖北局势。
此外在皖北地区,类似苗沛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各种人数多则数千,少则数百的团练,乡勇多如牛毛。
如今的皖北是太平军、捻军、清军、地方团练乡勇交趾在一起,造成了极其复杂的局势。
面对各种乱七八糟的武装势力,施清瑄可没时间来拉拢或者分化之类的,这些计策听上去或许很好听,但是对面中华帝国来说通通都不需要。
对于中华军而言,直接打过去比用计策拉拢分化容易多了!
不过击溃这些乱七八糟的匪军容易,但是为了避免中华军大军扫过之后,后方的各种土匪又如同春风野草一样疯长,就必须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得让他们知道,中华军不是太平军,更不是清军,任何敢于反抗的人都会死的很惨很惨。
基于此,施清瑄选在了在合肥立威,破城后直接把满城男丁的辫子、长发一股脑都剃掉了。
但是让施清瑄意外的是,原本他以为会遭到很大的反抗,毕竟剃发这种事国人还是很排斥的,对于传统儒家子弟而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轻易剃掉,而对于接受了几百人满清统治的人而言,脑袋上的辫子更是向满清朝廷效忠的对象,不能轻易剪掉的。
但是很不巧,这合肥被清军、太平军先后攻克多次,清军来了,逼他们剃发留辫子,太平军来了逼他们蓄发,这一来二往大家也都习惯了,你让他们蓄发就蓄发,剃头就剃头,干脆的很。
不过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