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人的集体诉讼又得是多少钱?正常企业再做假货,就变的得不偿失了。假货工厂也就变成了一种违法的行为,而非普遍的现象了。
至于说,律师为何要出钱出力的打官司,其根本就在于高比例的分成。美国佛罗里达州和烟草公司的系列诉讼,最终造成的赔付金额是132亿美元,律师费达34亿美元,由11家律所分享。代表安然股东进行诉讼的律师行,收回了72亿美元的巨额赔偿,领走了6.88亿美元的律师费。而在药品领域,默克为他们的止痛药万络的虚假宣传赔付了48.5亿美元,辉瑞为了结非法销售Bextra和其他药物的官司支付了23亿美元和解金,礼来为不同药物的类似原因花了14亿美元……
三木公司的规模,或许比不上辉瑞这样的水平,但怎么说也是世界五百强了。
杨锐相信,这样的公司,对于蝗虫般的律师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重要的是,律博定所造成的危害一旦确定,赔偿是板上钉钉的,问题只在于赔偿多少而已。
以三木公司年销百万的数量,几千万美元的临床测试费用,还真是毛毛雨。
不过,想法再转一下,几千万美元可真不是小钱,任何一家或者几家律所要做出这样的决定,也算是“有魄力”了,以杨锐的影响范围,他是没办法推动此事的。
他充其量就是认识几个专利律师,双方的关系也是基于金钱交易的,就像是妓女不会相信嫖客说的话一样,律师也不会把客户的话当真。
而且,杨锐也不适合推动此事。
他现在扮演的就是学者身份,若是直接下场搞集体诉讼,立刻要被圣洁的金钱所污秽了。
学者粘上了钱的金光,就像是牛排涂了屎,只有很少的人,才会去仔细分辨牛屎还是人屎,最后再决定吃不吃,而不管吃不吃,受众少了是肯定的,学者也是需要人捧的,没人理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