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国内一流的数据了,但这么多钱,也只够养个位数的学者,所以,仅仅是有天赋或者够勤奋,已经不足以进入离子通道实验室了。
杨锐在脑海中搜索一遍,没有找到相对应的名字,就草草的浏览了一遍信件,再一股脑的塞了回去。
抬起头来,许正平仍然在看他的稿子。
“怎么样?”杨锐问。
“挺明白的。”许正平一页一页的往后翻。
杨锐问:“会不会太白?”
“白?”
杨锐笑了一下,说:“差不多就是太浅的意思。”
许正平点头又摇头,道:“浅是挺浅,但看着是挺好用的,你从哪找到的这么多资料?”
顾名思义,《药效学实验方法》就是各种实验方法的编撰,它和方法论是两个概念。说起来,其实有点像是中学时的实验指南。
其中的实验方法,并不要求是作者原创,只要注明出处就可以了。
当然,纯粹的总结也是不好看的,一般来说,实验方法类的书,总有个一成半成的,是由作者原创的。最常见的情况,则是作者对某反面极熟悉,而有相应的偏向。
这种书的内容自然是极浅的,但应用性非常强。
85年的中国可没有互联网,全世界都没有好的资料处理方案,所以,包括学者在内,大家都很注意搜集各种资料集合。
像是药效学实验方法,用不着的人自然是不予关注的,但对于正在做药理药效的实验的学者来说,能够查阅并订正各种实验方法,也是蛮重要的。
就GMP委员会的权限范围来说,这样的书的用途可是不少。
杨锐很想说是天赋自带的,笑笑还是答道:“我之前有搜集一些国外的信息,另外,还有些原创的,是实验期间,自己做出来的。”
做科研项目,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