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如果不是周总理叫出了“三钱”这个名号,像是力学之父钱伟长,估计要更加的默默无闻了,在大多数人的文化程度低于高小的年代,有几个人知道力学是什么意思。
科学家们的故事,有的来源于自身,有的来源于媒体加工。
杨锐不在乎名气,但他现在确实需要大众媒体来佐证自己的成果。
83年想到PCR的成果,对杨锐是很有利的,虽然这不能算是证据,但亦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若是如前世那样,不幸打起了官司,杨锐希望陪审团的成员听过自己的故事。
凯蒂比杨锐更喜欢故事,立即按照杨锐的思路,追问道:“也就是说,你在高中时,就有了PCR的念头?”
“对的。”
“你当时就开始做实验了吗?”凯蒂并没有对杨锐的说法表示怀疑,因为杨锐提早做了铺垫,他与捷利康的合作,最重要的是,他从捷利康手里赚到的钱,很好的说明了自己的价值。
既然在高中时期,杨锐就能从跨国公司手里赚到钱,那没有理由他不能想到一个绝妙的点子。
杨锐依靠着充足的准备,让采访按照自己的方向进行,且道:“说起这个念头,是很有趣,但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想法的价值。”
“哦?为什么?”
杨锐摇头,笑道:“我当时想,一定有人想到了类似的点子,说不定比我的点子还好,然后肯定做出了成果,我只是没查到而已。你知道,那时候我在中学,没有太多的条件去检索资料,另外,我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辅酶Q10等方面,高考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听起来很忙碌。”
“的确如此。我是进入大学以后,才重新拾起了做PCR的想法,当然,那个时候,我的思路就比较完善了,尤其是在做了钾离子通道的研究以后,我对PCR的认识更深刻,也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