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没什么感觉就到了。
杨锐落在最后,看着其他人进去了,自己才进去坐下。
他的心情是平静的。
一方面,他有超过时代的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学习,让他接触了生物学的方方面面,而钾通道和蛋白质方面的内容,又是他近期自学的重点,虽然不能保证面面俱到,但不出方向性的错误是可以保证的。
至于细节问题,如果不影响到研究本身,其实并不重要,这就好像中文系教授有时候也会写错字一样,在外行人听来,似乎可以面现笑意,但就圈内人来说,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适才提出思考的魏副教授、富教授等人,也因此而颇显踌躇。
问问题也是一种本事,就算问题不需要自己来回答,没有三两的本事,你也问不出一斤的问题。
一名中学生,想出一道微积分题,能写对题目都不容易。
生物也是一样,落后于前沿科学的业内人士,比如许多中学生物教师,他们毕业以后就不再关心或接触最新研究了,或许连最新的专属名词都说不对,问答又如何进行。
前沿领域当然会有些区别,因为问题非常多,领域细分的又非常复杂,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富教授总不能提出一个无人能答的问题吧。
谁都可以问霍金“外星人在哪里”这个问题,但霍金如何回答,却与研究水平毫无关联。
现在讨论的领域也是限制死的,要么是分析钾通道结构的问题,要么是蛋白质相互关系的问题。
而在分析钾通道结构这个问题上,杨锐显然是有世界级水平的,顶级期刊的论文不是随便发表的,他刚才的表现,还有论文后面一页子纸写不下的参考文献,都让杨锐周身笼罩着光环。
“杨锐,你说新的实验室,会开展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我想就这方面提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