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去。”何成早就在旁边雀跃了。他在西堡中学的时候,就给杨锐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助手,相当喜欢这份工作。他现在读的北京化工学院,也是因为实验室里培养的兴趣。
来到北京以后,何成偶尔也去杨锐的实验室帮忙,只是功课紧张,一直不能固定下来。
现在的大学生不像是后世,就管理来说,是相当严格的,每天平均四节大课,也就是8节小课,在大多数学校都非常普遍,某些课程集中的时候,学生一天要上12节小课,并且完成数量极多的作业。
杨锐费劲的进入唐集中实验室,也是为了逃避如许多的课程,何成和李学工等人没有如此好的先天条件,自然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到了期末,如果不追求高分的话,大部分学生倒是能清闲一些,杨锐也是因此做出的邀请,点头道:“愿意去的话,你们就到实验室去找魏振学,和他订一个固定时间,一周三天或者五天,你们可以带书之类的东西去,有事做事,没事就自己读书了。”
“我们加入没关系吗?会不会影响到你的实验室的运作?”李学工自信心不足的问。
杨锐笑笑:“进去了有人教你们怎么做,除非是博士生,否则都得教,实验室的基础工作没什么难度,最后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学多少东西,就看自己了。”
培养实验助手也是要花费精力,而对时间金贵的教授们来说,花费这种时间是根本不值得的。所以,一个实验室里,教导学生的小老板通常是讲师或者助教,偶尔还有研究生充当小老板的情况。
事实上,在唐集中的实验室里,目前就有两个小老板,一个是黄助教,一个是杨锐。
但他们培养出来的实验助手,也不可能常留实验室,学生毕业,往往就是实验室招新人的时候。
这种方式对于整个科研体系自然是有好处的,但对于单独的实验室来说,培养实验助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