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全世界的科学研究中,类似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大命题是很多的,比如癌症相关的分子机理、靶点等等,都是经久不衰的热点,每年消耗着数以千亿的资金、支撑着数以万亿的产业。
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80年代的普通学者,既没有好的实验室条件,也没有充沛的经验,更缺乏成熟的团队,敢于参与这种争分夺秒的热点问题的,至少得是唐集中水平的牛人才行。
不看实验室经费,光看团队成员就能发现差距。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研究所此时已经全是PHD的天下,而PHD可以说是学术界博士中的武士,最少要接受10年的专业训练,优中选优才能加盟各大实验室。
与之相比,唐集中实验室里的汪颖、贺全贵毕业出国,要拿到PHD,也是很难,最起码还得六七年的时间,更别说进入厉害的实验室了。
至于杨锐这样的大一学生,原本距离汪颖贺全贵还有好几年的差距,再加上项目经费和缺乏团队的关系,王教授根本就不相信杨锐有能力做钾离子通道的分子机理的研究。
他本来已经准备赶人了,还是听杨锐说SCI期刊,才再次抬了抬眼皮,问:“什么期刊?”
杨锐知道自己有点危险了,别的不怕,就怕教授大笔一挥,给他来一个《无机化学》不及格。
学校的项目都是有基本要求的,不挂科不违纪是最起码的,所以杨锐才颠颠的拿着实验室的请假说明书找唐集中盖章,又乖乖的来上最后一课。
北大的生物系实力强悍,专业基础课都是由教授来上的,这是别的学校没有的好条件,也让教授的课堂权利变的很大,王教授在无机化学方面也是厉害的角色,即使达不到普牛的标准,少说也是领头羊了。
所以,看王教授态度严肃,杨锐不敢藏着了,深吸一口气,说:“《journalofalchemistry》已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