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锐的印象里,从他开始读大学的时候,科研经费就开始大幅度提高了。最初是北大清华等顶级大学开启了动辄以亿元计算的科研时代,接着是北京理工等名牌的大学跑步入亿,最后是部分普通的985和211,蹒跚的跨入亿元俱乐部。
在这个过程中,科研经费没有入亿的大学,其实等于被科研型或全能型大学的序列所淘汰了。
正常的二本学校,除非有袁隆平这样的大旗吸引资金,否则已经很难做出像样的成绩。
一个学校少说几十名教授,平均1亿元研究经费,每日还落不到一百万。一百万都不给我,这种学校是很难吸引有实力有追求的研究型精英的。
而在80年代,大学间的贫富悬殊倒是没有那么大,最重要的是教授学者的流动性很低,不像是2000年以后,一名长江学者屁股后面能追三五个学校,抛橄榄枝像是丢手绢似的。
当然,无论是80年代还是10年代,学生申请经费都是很困难很少的。
这是自留地和集体土地的关系,学校教师就是自留地,做的成绩都是学校的,轻易也不会离开。学生就是集体土地,四年内是学校的,四年后就难说了,而真正有机会做项目的,多数是大四和大三的学生,这让他们的保质期连两年都没有,学校自然不愿意增加付出。
要不是有唐集中出面,杨锐甚至连申请项目的机会都没有。
递交了申请以后,杨锐也不像是曾经的导师那样,四处跑着过申请,直接回了实验室干活,能过不能过,暂且是听天由命。
周末。
史贵将杨锐约到了中关村,查验实验室工程。
首期300多平米的建筑,大部分以进口材料装修,最重要的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也以高标准做成。
生物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类似,经常都会用到剧毒的试剂,按照实验室规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