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重生之神级学霸 > 143.第143章 鸳鸯谱

143.第143章 鸳鸯谱(4 / 5)

已然满是朗朗的读书声。

锐学组固然学的昏天黑地,其他学生也有被带起来的,即使是周末,也有很多人不放松要求。

这也是杨锐的宣传使然,用他的话来说:高三挺直腰板做人,一辈子弯腰做驴。

若是在30年后,这句话大约不是完全正确的。社会发展了,社会平均收入高了,只要肯卖力,初中毕业送快递做泥瓦工也能月入过万,在60%的高考升学率之下,读一个三本二本,毫无骄傲之处,这种分数名词,在82年连大中专都是奢望。

但在80年代,社会可没有那么多的岗位提供。

全国最多的岗位就是做农民,全国一共10亿人,有六七亿是农民。这是中国的被统治阶级,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来说,他们是国内除了作家以外,唯一需要缴税的职业。

80年代是没有个税的,工人不用缴税,事业人和公务员也不用缴税,他们都有国家发钱,只有农民,不仅要缴税,还要缴重税,工农业剪刀差使得普通农民家庭一年的收入还没有一名工人来的多。若是遇到旱涝灾害,还有更大的经济和生命风险。

简而言之,以农民作为职业,值得尊敬,却不是值得奋斗的目标。以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的历史来看,“一年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直到2003年,这个用血手印“大包干”的村子,人均年收入亦不过2100元,同期全国城镇职工的年均工资为14000元,北*京为24000元。

拿着别人七分之一的收入,要说能过的快乐舒心,实在需要一副太好的身板和心思了。

工人也不算太好的工作,当然,央企的工人是挺不错的,但从50年代起,央企就不是随随便便能进入的了,数以千万计的工人岗位是地方企业提供的,这些工人到了90年代,开始络绎成为下岗大军的主力。

相比之下,早期的个体户的未来似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