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最后的一点儿时间。
纳瓦尔空战之后,德国加快了对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发速度,此前的一批喷气式飞机也被批准快速投入生产。
早在四年前,德国当局就命令梅塞施米特飞机厂尽快研制一种能兼容由巴伐利亚或容克公司试制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全新型战斗机。1938年6月,P1065双发方案初审通过。当时德国梅塞施密特飞机制造公司的沃尔德玛博士设计了飞机的后掠翼机体(具体说是略带后掠角的下单翼),采用了BMW(宝马)公司最新开发的涡轮喷气发动机。1940年4月,原型机Me-262V1机体建造完成,一开始采用的是著名的尤莫210G式液冷活塞发动机,11月才换装喷气发动机。1941年7月18曰,温德尔上尉驾驶喷气式原型机试飞成功。德国空军于8月定型为“雨燕”(生产型是全后掠翼的)。但是由于该机姓能不太稳定,德国空军刚刚打败了法国,俘获了法国大量的歼十战斗机,德国空军急着山寨中华帝国的歼十战斗机,因而忽略了M3-262战斗机。直到1942年8月的纳瓦尔大空战之后,德国空军才真正重视起来,9月即才开始正式生产。
Me-262是一种全金属半硬壳结构轻型飞机,流线形机身有一个三角形的断面,机头集中装备4门30毫米机炮和照相枪。半水泡形座舱盖在机身中部,可向右打开。前风挡玻璃厚90毫米,椅靠背铺15毫米钢板,均具备防弹能力。EZ—42陀螺瞄准具或莱比16B瞄准具可用于机炮和火箭的发射瞄准。近三角形的尾翼呈十字相交于尾部,两台轴流式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短舱直接安装在后掠的下单翼的下方,前三点起落架可收入机内。
作为新型动力装置,Me-262采用的是容克公司的尤莫109—004型发动机,推重比1.181,翻修寿命50小时。虽工艺粗糙,故障率高,但仍不失为航空史上早期空气喷气发动机中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