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倍,使用的炮弹也变成了加长型的弹药。这样是为了对付类似中华帝国空军的最新型的地狱火B型战斗机和即将服役的歼十黑鹰战斗机这种金属外壳的高速战斗机而研发。因为黑鹰战斗机的速度已经达到766公里每小时,原来的防空密集阵系统的30毫米口径火炮发射的炮弹的速度和有效射程都面临不足,而将来的战斗机速度会更快,有远见的中华帝国设计师们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因此将倍径至55倍,炮弹改为专用的加长型的脱壳穿甲弹,射程和射高都更远,可以安装更多的火药来提高射速,用来对抗速度超过700公里每小时的战斗机。
火神密集阵MK24A3型的射速在3000-4500发/分钟,并可以调节射速,每门机关炮储弹2000发,最大射程提高至8500米左右,有效斜距达到4500米,射高达到4200米,防空火力网覆盖面和覆盖距离大幅度提升。
虽然有点是提高了密集阵的防空能力,但是因为加长了炮管(7个),弹药也加长了20%,整个密集阵系统也全面改造,战斗部的重量也比MK16A1增加了1吨有余。
其他国家都想仿制中华帝国火神密集阵防空系统,但是他们不知道核心秘密。各国都还没有走出加特林机关枪的思维圈,依然采用加特林机关枪自身的气动式供能设计,这种靠自身气动能量来射击的武器并不稳定,因此加特林机关炮尽管理论上射速6000发每分,但是射速达到800发每分时就会反过来影响枪机自动化系统,出现卡壳卡弹是必然的,这也是为什么加特林机关炮风靡了一时很快就被马克沁机枪取代的主要原因。
中华帝国在这方面能够做到突破,都是得益于皇帝王辰浩的指导。虽然王辰浩不知道具体如何去做,但是他告诉工程师们给加特林机关炮单独提供外接电源,用电动机和高速齿轮来驱动枪管旋转、枪机击发、弹壳退堂等艹作,不依赖枪机自身的能量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