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
海军工业是这方面最为集中的体现,一艘战舰上的科技含量就足以显示出这个国家的工业整体水平以及科技力量的强弱。
这些年来,中华帝国不断的收刮各国的科学家、专家等高等级知识和技术人员。使得中华帝国在自己培养人才的时候,可以保持在科技上面的领先地位。当然,想要永远的保持领先下去就必须发展自己的科技力量。显然,中华帝国的科技发展时间相比较而言,还是太短。和经济一样,都属于爆炸式的发展。或者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一下,用欧洲人看中国人的观点来分析,“中国不过是个暴发户而已!”
显然,中华帝国的人才队伍并没有完全的连接好,特斯拉等老一辈的科学家们和新生的科学家们之间有着一定距离的断代。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中华帝国的起跑点太低。不过,中华帝国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发展自己人,大学的普及使得中华帝国的人才开始增多,同时也没有停止掠夺外国的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尤其是从1912年到1916年的这四年时间里,世界大战导致非常多的外国科学家移民国外。中华帝国的各种对外政策,以及对高等级知识分子的移民许可,以及宝星奖等高额奖励发明创造和补贴,都成为了各国科学家们的最佳选择。国外优秀人才大量移民中国,反过来刺激国内人才队伍实力的提升。
这样一来,从武当山级航空母舰开始,中国人首次在主要设计团队中占据了主导,在人数和能力上开始起到主要作用,不再让外来专家们独霸天下。从而也创造姓的体现在了这艘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上面。
由于中华帝国此前已经陆续有了几十艘自建和改装的航空母舰的设计和建造经验,通过不断的进设计和升级装备,使得武当山级航空母舰经过了更加合理和系统姓的升级,更加接近现代先进航空母舰的设计理念了。
经过了进一步的优化之后,武当山级在布置机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