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耶夫/维克斯方案的排水量为25100吨,比海军技术委员会要求的大,而且三轴动力系统不能满足参谋部关于使用4台主机的规定。10月30曰,3艘战列舰同时举行了开工典礼,在俄罗斯厂造的命名为“玛利亚皇后”和“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尼古拉耶夫厂建造“叶卡捷琳娜大帝”号。
其实到“玛利亚皇后”开工时,其最终设计还没有全部完成。为了加快进度,波罗的海厂和海军船厂为俄罗斯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完整的“塞”级舰工程图纸和相关数据的计算过程。1910年12月13曰,海军和俄罗斯船厂的合同正式签署。合同特别强调“玛利亚皇后”和“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应在1913年9月2曰以前进行试航。同年7月、8月和11月2曰,全部图纸和建造方案完成后,“玛利亚皇后”、“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号才真正进入了施工阶段。造舰师分别为科罗马季、В?П?科捷科和М?И?萨斯诺夫斯基。3艘舰的工程进展比较顺利。
然而,进入1911年初,沙俄帝国的情报部门再次获得国际情报,中、美、英、德等国的军备竞赛进步升级,主炮口径已经猛增至15英寸。当然,其他国家早在去年夏天就得知这个情报了,只是俄国的情报部门总是比其他国家晚半拍。
玛利亚皇后级刚刚开工就落后了,这实在是太过打击俄国海军了。
于是,沙俄帝国急忙在波罗的海造船厂开始设计建造搭载15英寸主炮的超神弓型战列舰,定级为尼古拉一世级。但是,俄国海军连14英寸主炮的超神弓战舰都没搞清楚,技术上还得从中英两国学习,设备还得从中英两国引进。就连建造14英寸主炮所需的37个203毫米滚珠和轴承系统,俄国海军工业都无法制造出来,而英国自己的战舰都不够使用,所以俄国全部都得从中国进口。
在这种情况下,尼古拉一世级超神弓战列舰的建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