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共同应对当前的危机。
战争结束后,英国局势动荡。中华帝国趁机主动放弃《九国公约》规定的对华赔款,并对英国实施大规模援助,包括从中华帝国本土运送大量粮食,以及各种生活急需物资,此举顿时得到英国政斧和国民的好感。
英国人的愤怒也因此转移到了其他七国身上。
七国当中,荷兰和土耳其实力弱小,他们见中华帝国放弃索要赔偿,于是两国也放弃了赔款要求。
德意奥三国同盟自然不在乎英国的愤怒,法俄两国协约也一样,继续保留索要赔款要求,这样英国跟这两大军事集团的仇恨加剧了。
随着中华帝国放弃《九国公约》赔款,转而对英国援助,此举一方面增加中华帝国的出口贸易,另一方面确是在帮着英国尽快恢复实力。中华帝国不希望英国就此被沉重的债务压到,而是希望英国跟同盟国和协约国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中华帝国知道英国的工业能力,英国喘过气来肯定会报复,因此中华帝国对英国示好,把英国的仇恨和愤怒转嫁给其他国家。
随着中华帝国解除对英国的封锁,英国航运恢复,英国国内急需的物资很快得到补充,社会也渐渐稳定下来。
最重要的是,英国的海军工业得到工业原料后,迅速恢复生产建造。
1906年底,因为战争损失惨重,英国经济需要恢复,因此英国海军部取消了其他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将八艘战列舰的钢铁拆解,把已经接近尾声的英国海军十二艘柏勒罗丰级战列舰、圣文森特级战列舰完工。另外还完工了18艘一级巡洋舰,23艘二级巡洋舰和83艘驱逐舰。另外一百多艘的巡洋舰、驱逐舰建造计划取消。
英国海军得到十二艘无畏型战列舰后,海军实力一下子恢复到世界第二水平,超过法国海军和德国海军,而且十二艘无畏型战列舰成为英国海军主力后,即便是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