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绍达危机是1897年8月,英、法两国为争夺非洲殖民地而在尼罗河上游的苏丹小镇法绍达(今科多克)发生的冲突。
1896年,法国政斧派遣远征队自法属刚果东进,以实现其“2S计划”(‘塞内加尔-索马里计划‘),建立横穿非洲的法属殖民帝国。1897年7月,法国远征队到达法绍达。英国自1882年占领埃及后,积极推行其“2C计划”(“开罗-开普敦计划”),以图建立纵贯非洲的英属殖民帝国。1897年8月,英国在征服苏丹后,一部分英军沿尼罗河南下,也到达了法绍达,同先期到达的法军相遇。
英军坚持苏丹为英国势力范围,要求法军撤离。双方相持不下,形势异常严峻。
王辰浩知道这场危机最后得以解决,愿意是法国政斧考虑到自己在法绍达的兵力有限,尤其在法德对抗的形势下不宜再同英国发生冲突,遂决定对英妥协,法[***]队于1898年11月命令远征队撤退。1899年3月,英法两国达成协议,以尼罗河及刚果河的中心线作为双方势力范围的分界线。法绍达事件的解决,为曰后英法两国的接近创造了条件。
此时,英法两国正是关系最紧张的时候,法国根本无暇东顾,因此王辰浩也不害怕法国。
王辰浩向德国和法国政斧提出正式抗议,要求两国制止两国银行商的不法行为,否则将给中法关系和中德关系造成不良影响。德法两国本着强国的姿态,一开始拒绝,但是王辰浩接连提出抗议,一次比一次强硬,最后威胁如果法国和德国政斧不采取措施予以制止,清帝国将取消对法国和德国的最惠国待遇,并且废除法国和德国在华取得了一切利益。
法国和德国政斧没想到王辰浩的态度如此强硬,于是开始正视这件事,最终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法国和德国都鉴于清帝国实力的强大,因此选择了退让。
解决了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