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虽然没有像汽车产品那样不断的推陈出新,但是,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为高效、安全、高质量的冲压生产汽车零部件,自动化冲压生产线在汽车生产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已经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直到今天,冲压生产线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看到江辉在听自己讲话,皮伟觉得展示自己专业水平的时候来了。
一直以来,江辉在下属面前都是无所不能的形象,大家很难从他身上找到成就感,现在终于碰到一个老板不是很清楚的项目,皮伟恨不得把自己了解的东西全部给说出来。
“第一阶段是由单机组成的冲压线早期的冲压线,是按照工序、工艺的不同,把不同吨位或者相同吨位的压力机排列安放在一起。压力机的上、下料全部靠人工来实现。压力机之间的工件则是靠传送带、行车甚至铲车来传递。
这个阶段的压力机,行程次数不高,电气控制系统也比较简单,液压润滑系统的监控功能也比较少。
这一阶段,各国的的发展情况不同,横跨了20世纪60--80年代,直至90年代。在我国,大多数现存的冲压线属于这一阶段的产品,目前还有很多汽车及冲压件生产厂仍然在继续购买这样的产品”,皮伟介绍道。
“是因为便宜吧”,江辉插嘴说道。
“确实是,第一阶段的冲压生产线,成本还不到最先进的冲压生产线的三分之一”,加藤在一边说道。
“第二阶段是带简易上下料装置机械式的多工位冲压线在这个阶段,对于生产量不是很大的汽车厂以及冲压件厂,开始采用简易的上、下料装置来代替人工对压力机实施上、下料”,皮伟继续说道。
“这一时期,一般有采用机械和气动结合起来的上下料装置。这些装置,总体上来说,柔性很差,对工件质量的提高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