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俗人回档 > 第1474章 一人当有一人之业

第1474章 一人当有一人之业(3 / 8)

国留学,其中一个是哈佛硕士。四人英语口语都很好,并且做足了功课,确保边学道哈佛之行不出纰漏。

边学道本人对“总培生”项目很重视,他认为总培生们能跟集团的“问道学院”和“有道学堂”一起构成完美的人力资源储备,既打破内部派系圈子,又产生鲶鱼效应,给企业带来更多活力。

事实也确是如此。

“地位超然”的总培生让中层老员工们既羡慕又嫉妒,同时也感受到极大压力,因为如果他们原地踏步的话,这些总培生极有可能抢占原本属于他们的职位,压缩他们的上升空间。

而这些总培生空降而来,在集团里没有一点根基,完全靠“总办”赏识程度立足,压力同样不小,所以每个人都全力展现自己的能力,工作热情非常高。

武思捷和沈雅安到旧金山第二天,在下榻酒店里,边学道请一行人吃饭,包括总培生。

席上,当过大学教授的沈雅安有意考较考较四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他问道:“你们来公司时间也不短了,你们怎么看待研发和营销支出比?”

10分钟后,四人全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两人认为研发重于营销,两人认为营销与研发并重。

点点头,不做任何评判,沈雅安接着提问:“你们都有留学经历,以你们看,为什么美国的创新力强于欧洲和国内?”

呃……

如果说上一个问题里藏着绕不开的陷阱,这个问题对四人来说几乎等于送分题了。

哈佛毕业的女硕士抢先回答:“因为美国更包容失败。我读书时,多次听人说起过硅谷流行的一句话——‘快失败,早失败,常失败!’在美国,在硅谷,一个人失败了,破产了,通常不代表终结,而是代表重生,多数创业者会把失败视为前进路上排雷,把失败和破产看作创业路上的一场必经仪式,正是有这种不怕犯错、包容失败的观念和大环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