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历时五天的反击战中,华军使用了坦克、飞机等新式武器,虽然兵力远远多于日军,并且由于是本土作战,有着诸多的有利条件。但自近代以来,此次大胜却是空前的,提振起来的民心士气异常高涨……”
“从目前来看,日军的战术已显陈旧,武器配备上与华军也有差距,在中国军队的立体打击下,所谓的顽强的武士道精神,也要灰飞烟灭。”
“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决战,此次是物质因素占了上风,日本政府虽然叫嚣得更加厉害,但是他们拿什么继续支撑这场即将转入持久战的战争呢?”
…………
国际形势在继续变化,德国军队依靠战斗机完全控制了制空权,并以装甲师的快速推进,逼近了巴黎。但包抄歼英法联军主力的企图并未实现,而且德国军队的进攻势头也因为补给线过长而暂时陷入了停顿,等待给养车队和重炮队的集结。
英法军队得到了喘息之机,重新集结军队,布置防线。而且,迁往波尔多的法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绝不屈服,将与德国战斗到底。这使得德国政府的速决战略基本破产。
坦克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确实威力很大,但也有它难以克服的缺点。比如说越壕能力差,容易出现机械故障,需要大量的后勤保障等等。英法联军挖掘了大量的宽大壕沟,以对付坦克的突击,并利用缴获的两辆坦克开始进行紧急仿制。
虽然德军未能迫使法国政府投降,但在战场上依然占据着主动。总参谋部又制定了奔向大海的新攻势计划,准备切断英法两国的联系,迫使法国投降。
面对着岌岌可危的欧洲局势,和纠缠于远东的日本军队,英法两国的忍耐也达到了限度。但他们又害怕日本投向同盟国。于是,暗地扶持中国,将日本人的牛头扭向他们希望的方向,就成了英法两国的选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