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和金融信托企业获得。证券市场为一般企业提供了向大众直接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的方式,把一部分社会资金吸收到生产领域。
而且,政府可以在证券市场上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的方式来影响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利率,这如同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贴现率一样,这便成为政府间接调节金融业的杠杆。
同时,当社会上银根松动,游资便自动流向证券市场。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必然把社会的游资更多地吸引去,使公司发行证券的成本降低,企业界筹资便利。相反,社会上银根紧缩时,证券市场的资金就流向银行,企业发行证券的成本提高,投资规模相对缩减。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变化也可以形成这种自发的调节,使社会资金进行重新配置。
放眼国内,能成为金融证券中心的,除了上海,再无其他地方能担此重任。上海的证券业务虽然开展的较早,但离政府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目前,洋商在上海证券市场“反客为主,越俎代我”,乃是陈文强和新政府的一块心病。为不让商业枢纽“尽为外人所操纵”,也为筹措经费,陈文强此行便是要主持成立“上海交易所”,打破洋商一家独大的局面。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已经做了先期的准备,《证券交易所法》、《实物交易法》、《金银交易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已颁布,剩下的就是由陈文强来组织实施了。
陈文强甫至上海,不顾疲累,于第二天便联络沪上商界名人商议创办。同时,各地早已得到通知的巨商富贾也纷纷齐聚上海,参与组织筹划。
这是一块大肥肉,虽然打着“为国争商业主权”的旗号,却实际上是一场利益之争。有人凭藉雄厚的资金实力,欲独揽沪上证券物品金银交易权柄;有人欲申请成立单独的金业交易所;证券业内也有人欲自立门户,大家争执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