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环境关系难以顺畅的症结所在。
是先开发,将债留在后面解决,还是开发与保护同步进行,对陈文强来说,有些难以取舍。虽然农业专家考察西北后做出了植树造林,改变环境的建议。但那里不比海南,海南的森林覆盖率是50%,即便砍些森林,也远比内地的比例要高。
狠了狠心,陈文强无奈地笑道:“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上升,这本来是好事。但也要有个度,海南的森林覆盖率不能低于40%,等我们都老了以后,可不想站在别墅里。放眼望去,都是光秃秃的一片。另外,保持耕地面积不变。而在精耕细作上下工夫,粮食产量也能有显著增长,这里可是一年三熟啊!”
陈文强说这话,并不是无的放矢。放眼全国,农民们也都属于粗放型的种植模式。要是有几位后世袁隆平那样的育种专家,中国的粮食产量呈现翻倍增长,那可真是太理想了。
但显然,现在没有这个条件,可在耕种中增加一些科学因素。再使用些化肥,却还是能够将粮食产量提高不少的。而且对于海南来说。山区面积广大,主要为少数民族所居。他们的耕种模式更为落后。进行改变后的潜力也更大一些。
“我一直在想,能否放弃粮食自给自足的计划,而专心发展工商业。”宋希三思索着说道:“再有,海南岛试种橡胶已经有了眉目,再加上其他经济作物,比如咖啡、可可、椰子、槟榔、胡椒等,经济价值远大于粮食,而且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想富却是不难。”
“这个思路很有道理。”陈文强摸着下巴沉思道:“都说民以食为天,所以国家才十分重视农业,这也是稳定的前提。但各地有各地的情况,象海南岛这样有着独特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地方,我们似乎也不必死板教条。希三兄说到热带作物,倒让我想起根据热带作物的不同习性,似乎可以进行立体种植,分层栽培的方法。当然,这还要找些农业专家来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