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免费教育从19世纪中期就已开始,德意志统一前夕,适龄儿童入学率就已经达到97.5%。在德国,学生们上学几乎是免费的,主要是以实物的形式来支付,不上学,家长就要受到处罚。
在德国,年轻一代从一开始就要学会不仅仅只为自己活着,而是为整个民族。正如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指出的德意志的出路,“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
而中国想要学习德国的教育,却有着很多的实际困难,这让陈文强很费心思。
首先中国人口众多,但师资力量却远远不足;其次,在广大人民还未取得温饱的情况下,强制教育,罚款政策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抵触和不满;最后一点当然就是钱的问题,资金的匮乏了。
果然,共和国政府发来了回电,一方面对德国的做法感到受益匪浅,决意效仿;一方面又透露出对资金缺乏的担心。
钱,最后的问题还是落到了资金上面。到处都在花钱,基础建设,军队建设,装备更新等等,陈文强也对此挠头不已。中国的首要问题还是贫困,在这样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里,办一件事情总要比别的国家困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结束了访德之行,重新登上整修完毕的海圻舰,在乘风破浪之中,陈文强没有海军官兵首次横跨大西洋航行的那种兴奋,他的头脑又开始急速转动,为筹措更多的资金而惮心竭虑。
1911年8月10日,经过两个星期的连续航行,海圻舰越过四千多海里的浩浩大洋,抵达美国纽约。
同德国一样,为欢迎中国代表团到访,美国方面举行了非常隆重的欢迎仪式。海军部派出万吨级巡洋舰北达科塔号作为陪访舰,与海圻并舷而泊,并指定一名中校军官为联络官驻舰协调。
抵美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