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下。以政友会支持政府为条件,实现了桂太郎与西园寺公望的联手和相互提携。形成了所谓的“桂园时代”。
1908年7月,西园寺公望内阁由于财政困难和取缔社会主义者不利而总辞职,桂太郎再次登上首相的位子。桂太郎表面上“不偏不党、一视同仁”,实际上如果不和政友会妥协就过不了议会这一关。
1911年1月,桂太郎与政友会总裁西园寺直接会谈,双方“情投意合”。结果政府提出的明治十四年度预算案在第二十七届国会上稍加修改后便得以通过。桂太郎在完成签署第三次日英同盟协约后提出总辞职,在他的推荐下,第二次西园寺公望内阁于八月三十日成立。
西园寺公望内阁面临的课题是财政问题。日本政府为了进行日俄战争在国内外募集了12亿8千万日元公债。此外为经营桦太和朝鲜等殖民地,维持并发展在满洲势力、军部提出对抗俄国,确保在桦太、朝鲜、满洲的势力而扩张军备,这些都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
面对着陆海军的增设预算问题,在众议院占绝对多数的西园寺内阁否决了陆军要求增设两个师团,海军要求建造三艘战舰的计划。激起了陆海军的不满,又一届内阁岌岌可危了。
斗吧,争吧,陈文强巴不得日本政局不稳,无心对外。现在欧洲列强注意力有所转移。对中国的压力减轻。而中国得到了美德两国的支持,也与历史上的情况有了根本不同。
波茨坦桑苏西宫殿,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把这里辟为夏宫所在地。建成普鲁士的凡尔赛。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位君主一生穷兵黩武,到处攻城掠地,然而他的赫赫战绩仅仅是过眼烟云,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惟独给后人留下这一处享有世界声誉的名胜。
这倒和中国的秦始皇和隋炀帝比较相象,这两位在历史上都被称为暴君,劳民伤财修建长城和大运河。但暴君被人唾弃,他们留下的这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