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最主要的就是软硬兼施,召开俄蒙会议。逼迫外蒙分裂集团取消独立,改为自治。俄政府指示驻库伦领事廓索维慈“对于圣彼得堡前此所拟之草案,不得多所变更,关于蒙古要求政治独立,以及要求划入内蒙两事,绝对加以拒绝”。
外蒙王公、喇嘛等民族上层分子中,对“独立”的态度本来就存在分歧,多数人表示反对。他们便被排斥在“独立”政府之外,赞成“独立”的只是少数。在这少数人中又有幻想自行“独立”与甘心投靠俄国的区别。车林齐密特代表前者,杭达多尔济代表后者。这种分歧很快反映到俄蒙会议中来。
第一次会议时,廓索维慈端出俄政府预先拟就的条约草案,而外蒙代表不理解俄国意向所在,另拟草案一份交廓索维慈考虑,要求俄国支持“独立”,并将内蒙包括在内。除去这两点要求外,又规定俄国人在外蒙不得购买土地,不得经营放债生意等等。企图对俄国的特权有所限制。
第二次会议时,廓索维慈采取强硬态度,表示完全不能接受外蒙代表所拟条约草案。并且声称,俄国承认外蒙自治,允许助蒙反华,是以订立俄方所拟的俄蒙条约为先决条件。车林齐密特说:“现在所谓俄蒙条约,对于蒙人并无实利可言,只将蒙人置诸铁砧之上,铁锤之下,任意敲击而已”;又说:“此种条约用意,无非俄国欲将蒙古暗中置诸自己保护之下。以使蒙古成为布哈拉或高丽第二。”
车林齐密特主张外蒙还是应该直接向中国政府请求谈判,看北京方面的意图如何再定才好。车林齐密特的发言。击中俄国的痛处。廓索维慈恼羞成怒,将外蒙提出的条约草案摔在地上。借口车林齐密特“侮辱”了他,悻悻然退出会场,中断会议。
中国政府得到俄蒙可能签约的消息,一方面通过不同渠道,极力劝阻外蒙与俄订约;一方面发表严正声明,外蒙是中国领土,外蒙无权与外国订约,无论俄蒙订立何种条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