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他们随便出城。
而关于“清室优待条件”的谈判也接近了尾声,最后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关于故宫公产与私产区分的争论。
按照陈文强的最初设想,组织善后委员会,会同清室近支人员,协同清理公产私产,昭示大众。所有接收各公产,暂责成该委员会妥慎保管,俟全部结束,即将宫禁一律开放,备充图书、博物馆等项之用,藉彰文化而垂久远。
然而,善后委员会尚未成立,清室便找人进言,或托人疏通提出古物之分界不分时代,以清廷所发现为准,归清室所有。清朝的遗老旧臣则主张清室多分古物,他们四处活动,同声一致,不遗余力。
著名报人林白水在《社会日报》上发表的观点:宫中各种古物,何者应归清室,何者应归国民,应纯以有无历史的价值,及与文化有无关系为标准。大抵小件珠宝、金银、皮货、绸缎之类,皆可划归清室。
而大件重器,及与历史文化有关之金石书画等,数千年国宝所流传,与爱新觉罗全无关系,断难据为私有,而应作为国家之公产,全数陈列,以供研究历史美术文化者之参考。
最后陈文强非常专横地一锤定音,就按林白水的意见办,而且应划归清室的财物一分为三,一部分归还清室;一部分作为投资,股息提高至五厘,国家每年按时支给股息,以为清室生活之用;另一部分成立安置救济基金,酌情接济满蒙穷困之民。
拿别人的钱作好事,好名声留给自己,恶名留给别人。被接济的穷人只会说政府的好,而政府其实并未付出多少代价。
袁世凯拿着最新定稿的《优待条款》连连摇头,作为前清旧臣,他当然觉得比自己定的要严苛。
大清宣统皇帝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与中华共和国国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一切权利;自本条件达成后,共和国政府每年补助清室家用一百万元,并特支出二百万元开办北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