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
“以工代赈”!中国自汉代以来就存在的经济思想,古代人也知道趁着工价最低的时候搞建设,很多圩田及水利设施便是通过以工代赈而兴修起来的。
而且,问题的关键不是真的缺米,而是贪官劣绅囤积居奇,哄抬米价。所以,饥民载道是三分天灾,七分*,根本原因还是政府措施不力,没有建立起顺当的赈灾抚民的机制。
要知道,自明朝中后期,便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并且此后再也没有改变。显然,以今湖北、湖南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平原已经取代苏常,成为全国商品粮的基地。一场洪灾,又岂能将官库存粮尽皆耗光?
从张之洞那里得到的数据也证实了陈文强的判断,米粮尚还充足,甚至邻近省份仍然沿袭过去,前往湖南湖北采购粮食以补本省不足。张之洞的分析是有人煽动灾民,劣绅囤积居奇亦是原因之一。湖南巡抚岑春蓂便有呈文,言说长沙士绅叶德辉等“积谷万余石,不肯减价出售,实属为富不仁”,又有顽固绅士孔宪教、杨巩等提出停止修铁路、办学堂、设警察等新政,方肯合作。
“叶德辉是王先谦的门生弟子?”陈文强本想从官库粮仓中借粮或购粮,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也就是只管饭、少给钱的办法,征集修路大军,加快铁路的建设。但现在,他意识到这里面可能有针对他,针对修铁路的阴谋。
“是啊!”辜鸿铭点了点头,提醒道:“再联系到顽强士绅的条件,我觉得这很有可能是一次反扑。试想,涌入长沙的灾民已不下两万,如果真被他们煽惑而起,实可忧虑。”
陈文强想了想,望着张之洞说道:“我要从官库借粮,向长沙押运,既平息有可能的动乱,也想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加快铁路建设。大人以为如何?”
“借粮没有问题。”张之洞沉吟了一下,不无担心地说道:“本部堂担心在暗中搞鬼的未必只是这些劣绅,若有江